电除尘器设备壳体安装的要求是从支座到顶梁的每个尺寸都必须在误差范围内,其次必须确保整体的密封性。
壳全的漏焊经常发生在入孔门进,出气口、顶梁底部和立柱底板等处,入孔门合不严,石棉盘根脱落,也很容易造成漏风,在负压下电场风速不匀、影响收尘效率。为防止烟气窜流不通过电场,顶梁下导流板,分布板挡风板,两侧边缘阻流板,内部走台挡风板都必须安装到位,真正起到挡风作用,否则直接影响排放浓度。由于工期紧、施工单位责任心不强,这此小挡风板往往不被重视,不是漏装、少装就是安装不严实,起不到密封、阴流的作用。这种问题在空载运行实验时不易发现,负荷运行时即使电流、电压均正常,但外排烟气浓度还是很大。电场内部异极、同极间距超差是安装中的通病。往往是极板的上部异极间距和下部基本达标,而极板中间有打拱现象。电场高度超过10m时更严重,不能满足偏差±10mm(对同极距400mm而言)的标准。此时必须校正,校正应在冷态下进行,用火焰局校正不宜过多,否则通烟气后起拱会再次出现。
电除尘设备安装过程中,常有许多小零件漏装:
分布板与支撑梁之间的小卡板未焊上,通烟气后分布板在风力的作用下振动甚至脱落。
阴极框架和水平杆、间距架联接处没有管垫圈且必须用力矩扳手拧紧螺母,但经常有漏装现象,运行一段时间后间距架因振打松动、位移、甚至脱落。
振打杆上紧固极板用的大垫圈。常被遗漏或随便用普通小垫圈代替,这样接触面减少,再加上不用力矩扳手拧紧,很难紧固。
为保证灰斗强度,设计时灰斗与底梁的连接处需用角钢加固焊。但有的施工单位公将灰斗壁与底梁焊接,而将角钢弃之不用,留下了极大的安全陷患。